岩棉与矿棉相比:
岩棉和矿渣棉属于矿物棉,在生产工艺、纤维形态、耐碱性、导热系数、不燃性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。岩棉和矿渣棉通常被称为矿物棉,所以很容易把它们当作同样的东西,这是一种误解。虽然它们都是矿物棉,但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区别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的差异。
岩棉与矿棉的区别:
比较岩棉和矿渣棉的化学成分和酸度系数。
在我国,矿渣棉的主要原料一般为高炉渣或其他冶金炉渣,岩棉的主要原料为玄武岩或辉绿岩,其化学成分差异较大。
从专业角度来看,酸度系数一般用作区分岩棉和矿棉的主要标志。酸度系数是指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之和的比值,即酸度系数MK=(二氧化硅+三氧化铝)/(氧化钙+氧化镁)。
高炉渣化学成分的特点是SiO2+Al2o3+Cao+Mgo含量高达90%~95%,而Fe2o3+FeO含量低于1%;玄武岩和辉绿岩化学成分的特点是SiO2+Al2o3+Cao+Mgo含量77%~83%,比高炉渣低10%左右,而Fe2o3+FeO含量平均在11%左右。
鉴于上述两种原料的不同特性,以其为原料生产的矿物纤维也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特性。岩棉的酸度系数MK一般大于或等于1.6,甚至高达2.0;矿渣棉的MK一般只能保持在1.2左右,难以超过1.3。这是因为为为了进一步提高矿渣棉的酸度系数,必须提高熔体中SiO2和Al2O3的含量,并相应降低Cao和Mgo的含量。当铁含量较低时,熔体的粘度必然会增加,因此很难保证矿渣棉纤维的质量。当含氧化铁较低的熔体约为MK=1.2时,在适合成纤温度下,粘度范围较宽且稳定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流量温度波动100℃,其纤维质量和成纤率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。然而,随着酸度系数的逐渐提高,熔体稳定性差,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也不会大大提高。只要流量温度波动,粘度就不会大。这就是为什么矿渣棉的酸度系数一般在1.2左右,岩棉的酸度系数不能达到1.6以上。此外,目前我国大部分矿渣棉厂都是小作坊,没有高炉热风供应系统,不能提高炉温。
岩棉优于矿棉:
岩棉酸度系数高,其化学稳定性、耐高温性、耐腐蚀性均优于矿棉。
对环境的影响。岩棉生产的特点不能小规模生产(国家标准要求单线2万吨/年,单线4万吨/年),具有规模效益。因此,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物、粉尘和废水可以大规模集中处理和回收。
小型矿渣棉车间生产者规模小,无法处理三种废物,造成生产过程中大量不可逆转的污染,产品质量无法控制大量不合格产品流入社会,后续将造成严重的社会灾害。
对市场经济的影响。岩棉生产企业通过国家程序办理相关证件,按照国家规定纳税,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。由于企业人员规模、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小,小型矿渣棉车间往往通过现金交易实现。这种交易方式必然会为逃税的发生提供便利,对当地市场经济产生不利影响。
小矿渣棉相关部门检查,小矿渣棉作坊生产的产品流入建筑市场,给建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。
综上所述,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矿渣棉小作坊的打击力度,为人民生活提供安全无污染的环境,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